我是一名遊戲編劇,原本我是這樣定義自己的。但花了幾年後,我希望這麼定義自己「我是能勇於嘗試、探索不同說故事可能性」的創作者。
當時的我,選擇離開了所愛的公司……
當時我在一家很不錯的公司上班,每天的工作就是產出劇本。我一直期待努力可以被看見,但現實卻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。原來,我以為的努力和成果,在更高層的人而言,可能不值一提。
在和許多人面談後,我意識到儘管創作者很優秀,但在受雇於公司的狀況下,那層天花板一下就能碰到。在層層體制下,你很難證明自己多優秀。但更多的是,我在想……
為什麼會是公司定義我作品的價值?難道我不能試試看自己努力、向市場證明自身的價值嗎?所以,《只是創作者》這個品牌誕生了。
還在努力的路上
理想很豐滿、現實很骨感。《只是創作者》也是這樣的。在離職後,我做了很多努力,像是……
簡單說明一下。簡單說明一下。簡單說明一下。簡單說明一下。簡單說明一下。簡單說明一下。簡單說明一下。簡單說明一下。簡單說明一下。簡單說明一下。
第三段故事
一句話補充說明,下方可以選擇性做個行動呼籲